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等文件要求,为有效实施碳配额发放和实施碳交易提供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受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受核查方”)2024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核查。
此次核查目的包括:
- 确认受核查方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及其支持文件是否是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核算指南》”);
- 根据《《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要求,对记录和存储的数据进行评审,确认数据及计算结果是否真实、可靠、正确。
本次核查范围为:
-受核查方法人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涉及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排放监测计划审核和排放报告核查参考指南》,为了确保真实公正获取受核查方的碳排放信息,此次核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遵守下列原则:
(1)客观独立
保持独立于委托方和受核查方,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
(2)诚信守信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公平公正
真实、准确地反映核查活动中的发现和结论,如实报告核查活动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分歧意见。
(4)专业严谨
具备核查必须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利用其职业素养进行严谨判断。
同时,此次核查工作的相关依据包括: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
- 《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 国家碳排放帮助平台百问百答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 《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
-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 17167-2006)
-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16)
- 《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2012)
-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
根据核查人员的专业领域和技术能力以及受核查方的规模和经营场所数量等实际情况,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指定了此次核查组成员及技术复核人。
核查组组成及技术复核人见表2-1和表2-2。
表2-1核查组成员表
序号 |
姓名 |
核查工作分工 |
1 |
高原 |
核查组组长,主要负责项目分工及质量控制、撰写核查报告并参加现场访问 |
2 |
张蕾 |
核查组成员,主要负责文件评审并参加现场访问 |
|
张新 |
查组成员,主要负责文件评审并参加现场访问 |
表2-2技术复核组成员表
序号 |
姓名 |
核查工作分工 |
1 |
蔡洋 |
技术评审 |
2 |
张静波 |
质量复核 |
核查组于2025年4月8日对受核查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文件评审。文件评审对象和内容包括:2024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企业基本信息、排放设施清单、排放源清单、监测设备清单、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的相关信息等。通过文件评审,核查组识别出如下现场评审的重点:
(1)受核查方的核算边界、排放设施和排放源识别等;
(2)受核查方法人边界排放量相关的活动水平数据和参数的获取、记录、传递和汇总的信息流管理;
(3)核算方法和排放数据计算过程;
(4)计量器具和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
(5)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
受核查方提供的支持性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见本报告后“支持性文件清单”。
核查组于2025年4月12日对受核查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现场核查通过相关人员的访问、现场设施的抽样勘查、资料查阅、人员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主要访谈对象、部门及访谈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间 |
姓名 |
职位 |
访谈内容 |
2025年
4月12日 |
陈建军 |
办公室 |
1)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管理架构、生产工艺、生产运行情况,识别排放源和排放设施,确定企业层级的核算边界;
2)了解企业排放报告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
亓秀举 |
生产部 |
了解企业层级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相关参数和生产数据的监测、记录和统计等数据流管理过程,获取相关监测记录。 |
现场访问后,核查组于2025年5月11日完成核查报告。根据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管理程序,本核查报告在提交给核查委托方前须经过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独立于核查组的技术复核人员进行内部的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由技术复核人员根据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程序执行。
核查组通过查阅受核查方的法人营业执照、公司简介和组织架构、工艺流程图等相关信息,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访谈,确认如下信息:
(一)受核查方简介
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资金510万元,专业从事焊接材料的生产与研制。公司建有两条烧结焊剂自动化生产线,年产烧结焊剂22000吨,是山东省焊剂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职工68人,其中焊接专业技术人员9人。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工业园。
公司自建立以来,立足焊接行业、关注相关领域,始终致力于焊接材料、焊接技术、冶金备件修复和特种钢材焊接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并且及时跟踪国际焊接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与冶金行业、机械制造企业、钢结构施工及科研单位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泰山阳光”品牌。公司目前建有高标准的化学、物理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齐全的质量检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SO9001认证。
公司时刻以“质量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理念和“诚信、敬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指导生产和服务客户,先进的设备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公司产品二十几个品种均符合国家标准,已广泛使用于船舶、桥梁、机械建筑、轧辊修复、压力容器、输油输气管线、核电等诸多行业。公司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广东、重庆、陕西等省市建有牢固的市场,产品出口印度、越南、印尼、泰国、伊朗、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年出口量10000多吨。“泰山阳光”品牌以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二)受核查方主要的产品或服务
公司主导产品为烧结焊剂。
工艺流程简述:
将进厂原材料粉末(铝矾土、镁砂、萤石、铝粉、锰矿、硅铁合金、金红石等)根据产品配方比例配料在混料机内混料,混料完成后用铰刀管道提升至料仓,电脑控制从料仓每次放料用铰刀管道加入搅拌机,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玻璃搅拌,倒入喂料机经皮带输送至造粒机造粒,然后皮带输送到烘干滚筒(利用烧结余热烘干),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提供,用提升机提升至振动筛分筛(大颗粒破碎再次分筛)进入烧结炉烧结,经冷却滚筒用提升机提升至振动筛分筛,进入成品仓,用自动称重包装机包装入库。
(四)受核查方能源管理现状
使用能源的品种:2024年受核查方的重点耗能设备清单及消耗的能源品种见表3-1。
序号 |
生产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设备数量 |
能源品种 |
1 |
设备 |
搅拌机 |
R15 |
2 |
电力 |
2 |
造粒机 |
PQ16 |
2 |
3 |
造粒滚筒 |
GT8000*1000*16 |
2 |
4 |
烘干滚筒 |
GT12000*1000*16 |
2 |
5 |
冷却滚筒 |
GT8000*1000*16 |
2 |
6 |
自动称重包装机 |
DDS-50 |
2 |
7 |
变频空压机 |
TJ-50A |
1 |
8 |
烧结炉(滚筒) |
GT12000*1300*20 |
2 |
天然气 |
能源计量统计情况:受核查方每月核对电力、天然气消耗量,并在生产日报上记录以上生产相关数据。
(五)受核查方排放设施变化情况简述
核查组通过文件评审、现场实地观察和访问相关人员确认,受核查方,2024年排放设施未发生变化。
(六)产品产值等情况
表3-3 受核查方产品产值等相关信息表
年度 |
产值(万元) |
产量(t) |
2024 |
6603.44 |
20156.425 |
综上所述,核查组确认排放报告中受核查方的基本信息真实、正确。
3.2.1 核算边界的确定
核查组通过审阅受核查方的组织机构图、现场观察走访相关负责人,确认受核查方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八里沟村,无其它分公司或分厂,因此受核查方地理边界为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八里沟村的厂区,涵盖了核算指南中界定的相关排放源。
核查组查阅设备清单、工艺流程图并进行现场实地观察,确认该企业的排放源包括:
燃料燃烧排放:受核查方使用天然气进行生产,涉及燃料燃烧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受核查方不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CO2回收利用量:受核查方不涉及CO2回收利用。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产生的排放:该企业涉及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核查组对排放报告中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核查,核查组确认受核查方2024年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采用如下核算方法:
其中:
|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tCO2); |
|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
|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
E回收 |
CO2回收利用,单位为吨(tCO2); |
E电、E热 |
净购入使用电力和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
受核查方化石燃烧产生的排放采用如下核算方法:
式中:
|
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 CO2); |
|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 |
|
是第 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 |
|
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
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ADi按公式(3
)计算:
式中:
|
是核算和报告期第 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 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Nm3); |
|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 );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
式中:
|
是第 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 百万千焦(tC/GJ); |
|
是第 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 。 |
受核查方受核查方不涉及工业过程排放。
3.3.3 CO2回收利用量
3.3.4 净购入使用电力和天然气产生的排放
式中:
E电和热 |
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
|
企业的净购入电量(兆瓦时); |
|
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兆瓦时); |
|
企业的净购入热力(GJ); |
EF热 |
热力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GJ); |
3.4 核算数据的核查
3.4.1 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核查组通过查阅支持性文件及访谈受核查方,对排放报告中的每一个活动水平数据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进行了核查,并对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具体结果如下:
3.4.1.1化石燃料数据核查
活动水平数据 1:天然气消耗量
表 3-4 对天然气消耗量的核查
数据值 |
年份 |
天然气 |
合计 |
2024年 |
810473 |
810473 |
数据项 |
天然气消耗量 |
单位 |
m3 |
|
数据来源 |
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 |
|
监测方法 |
流量计计量。 |
|
监测频次 |
每日计量,每月统计 |
|
记录频次 |
月度汇总,年度汇总 |
|
数据缺失处理 |
数据无缺失 |
|
交叉核对 |
1) 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全部核查;
2) 受核查方提供财务数据用于交叉校核。 |
|
交叉核对数据 |
年份 |
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数据源) |
财务数据 |
核查结果 |
|
2024年 |
810473 |
810473 |
810473 |
|
1) 排放报告中的 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量来源于 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
2) 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和财务数据中的天然气消耗量数据一致。核查组确认受核查方采用《天然气消耗统计台账》作为数据源是合理的,符合指南要求。 |
|
核查结论 |
核查组确认排放报告(终版)中的2024年度天然气消耗量数据源选取合理,符合核算指南要求,数据准确。 |
|
活动水平数据 2:天然气低位发热量
表 3-5 对天然气低位发热量的核查
数据值 |
389.31 |
数据项 |
天然气低位发热量 |
单位 |
GJ/万m3 |
数据来源 |
《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的缺省值 |
核查结论 |
2024年排放报告中的天然气低位发热量数据源选取合理,符合核算指南要求,数据准确。 |
3.4.1.2净购入电力和天然气活动水平数据核查
l 活动水平数据3:AD电,净购入使用的电力
表3-6 对净购入使用的电量的核查
数据值 |
年份 |
净购入电量 |
2024 |
1115.213 |
单位 |
MWh |
数据来源 |
2024年电力统计表 |
监测方法 |
电能表 |
监测频次 |
连续监测 |
记录频次 |
每月汇总 |
数据缺失处理 |
无缺失 |
交叉核对 |
通过受核查方2024年运行统计表与财务报表比较,2024年电运行统计表与财务报表一致。 |
外核查结论 |
排放报告中的净购入电量数据来自于受核查方的运行统计表,经核对数据真实、准确,且符合《核算方法》要求。 |
表 3-7 经核查的 2024年度月度电力消耗量(单位:Mwh)
月份 |
电消耗统计台账 |
核查结果 |
1 月 |
102.19 |
102.19 |
2 月 |
105.912 |
105.912 |
3 月 |
62.824 |
62.824 |
4 月 |
87.153 |
87.153 |
5 月 |
92.582 |
92.582 |
6 月 |
101.627 |
101.627 |
7 月 |
97.249 |
97.249 |
8 月 |
99.578 |
99.578 |
9 月 |
91.15 |
91.15 |
10月 |
97.492 |
97.492 |
11月 |
84.045 |
84.045 |
12月 |
93.411 |
93.411 |
合计 |
1115.213 |
1115.213 |
3.4.2 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的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核查组通过查阅支持性文件及访谈受核查方,对排放报告中的每一个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进行了核查,并对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具体结果如下:
3.4.2.1化石燃料排放因子核查
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1: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
表 3-8 对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的核查
数据值 |
0.0153 |
数据项 |
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 |
单位 |
tC/GJ |
数据来源 |
《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的缺省值 |
核查结论 |
核查组确认排放报告中的2024年度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数据
源选取合理,符合核算指南要求,数据准确。 |
表 3-9 对天然气碳氧化率的核查
数据值 |
99 |
数据项 |
天然气碳氧化率 |
单位 |
% |
数据来源 |
《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的缺省值 |
核查结论 |
核查组确认排放报告中的2024年度天然气碳氧化率数据源选取
合理,符合核算指南要求,数据准确。 |
排放因子数据1:EF电力,电力的CO2排放因子
取生态环境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中2023年度全国电力平均CO2排放因子0.6205tCO2/MWh。
综上所述,核查组确认受核查方2024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中选取的排放因子符合《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要求。
3.4.3 法人边界排放量计算的核查
通过对受核查方提交的2024年度排放报告中的附表1:报告主体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表进行现场核查,核查组对排放报告进行验算后确认受核查方的排放量的计算公式正确,排放量的累加正确,排放量的计算可再现。
碳排放量计算如下表所示。
表3-10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计算
年度 |
燃料种类 |
消耗量 |
低位发
热量 |
单位热值
含碳量 |
碳氧
化率 |
折算
因子 |
排放量 |
万Nm3 |
GJ/万m3 |
tC/GJ |
% |
-- |
tCO2 |
A |
B |
C |
D |
E |
F=A*B*C*D*E/100 |
2024年 |
天然气 |
81.0473 |
389.31 |
0.0153 |
99% |
44/12 |
1752.40 |
合计 |
/ |
/ |
/ |
/ |
/ |
1752.40 |
表3-11净购入电力排放量计算
年份 |
净购入量(MWh) |
排放因子(tCO2/MWh) |
碳排放量(tCO2) |
A |
B |
F=A*B |
2024 |
1115.213 |
0.6205 |
691.99 |
合计 |
|
|
691.99 |
表3-12 核查确认的总排放量
年度 |
2024 |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tCO2) |
1752.40 |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对应的排放量(tCO2) |
691.99 |
总排放量(tCO2) |
2444.39 |
3.4.4 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的核查
受核查方为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C3099),不涉及补充数据表边界的核查。
参数 |
数据值 |
核查证据 |
在岗职工总数(人) |
68 |
受核查方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提供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6603.44 |
2024年产值台账 |
综合能耗(吨标煤) |
1215 |
统计报表 |
通过文件审核以及现场访谈,核查组确认受核查方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并指定了专门人员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核查组确认受核查方的能源管理工作基本良好,能源消耗台帐完整规范。
经核查确认,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度的核查过程中,公用车能源消耗未统计,且排放量占比小于1%,因此本次核查未核算该部分消耗引起的排放。
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报告符合《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
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度按照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核算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声明如下:
表4-1 2024年度企业法人边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tCO2) |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排放量(tCO2) |
总排放量(tCO2) |
2024 |
1752.40 |
691.99 |
2444.39 |
经核查确认,山东泰山阳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度的核查过程中,公用车能源消耗未统计,且排放量占比小于1%,因此本次核查未核算该部分消耗引起的排放。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组织机构图
3)厂区平面图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排放源现场照片
6)计量设备照片及检定证书
7)2024年生产运行统计表
8)2024年财务统计表